以“好房子”为支点撬动新未来

全国两会后,“好房子”成为房地产行业的热词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的“好房子”标准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正组织编制《好房子建设指南》,修订《住宅项目规范》。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,而一些城市的先行探索,则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。

过去几十年,中国房地产行业以高周转、高杠杆、高负债的粗放模式快速发展,解决了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但“好不好”的矛盾日益凸显。随着住房需求从“刚需”向“改善”转变,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政府提出“好房子”理念,正是顺应这一趋势,推动行业从增量开发转向提质升级,从单一居住功能转向健康、智能、绿色等多元价值。

住建部部长倪虹强调,“好房子”不仅要有好标准、好建造,还要有好服务。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需要全链条升级——从设计、施工到后期运维,都要以居住者的真实需求为核心。同时,“好房子”不仅要覆盖商品房,也要惠及保障性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,体现“住有所居、居有所安”的民生导向。

“好房子”不仅是硬件升级,更是发展模式的革新。通过“智慧+品质”住宅与智慧家居、智慧服务的结合,房企可以跳出同质化竞争,形成差异化优势。而政府通过标准制定和政策引导,能够推动行业从低端内卷转向高附加值赛道。

建设“好房子”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协同推进。

政策层面,需加快完善标准体系,如《好房子建设指南》应细化不同面积、价位住宅的品质要求,避免“一刀切”;同时,通过税收优惠、容积率奖励等政策激励房企参与。

企业层面,房企需摆脱路径依赖,加大研发投入,在隔音、防水、智能家居等细节上精益求精,真正以产品力赢得市场。

社会层面,消费者也应树立理性住房观念,为品质支付合理溢价,倒逼行业提升标准。

此外,“保障性住房也要建成好房子”,这体现了公平性思维。在推进过程中,需避免“好房子”成为高端住宅的专属标签,而应通过标准化、规模化降低成本,让更多人受益。

“好房子”概念的提出,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。它不仅是应对市场调整的短期策略,更是构建新发展模式的长远布局。房地产开发以科技为支撑、以标准为引领、以需求为导向,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发展之路。未来,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,“好房子”将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,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持久动力。

很多购房者都比较关注石家庄二环里的在售新房项目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有(新华区)铂云府、润江新华壹号、城发投云歌朗樾、祥荣苑、金麦加和誉府、和西苑、天颐佳苑、华宁央玺,(桥西区)利航棠樾府、大者安吉、翡翠公馆、绿城锦海棠、云尚如意府、安元嘉里熙园、安联天颂,(长安区)万科云庐、繁花里、万滨天锦、荣盛首府、东胜天御、绿城凤鸣朝阳、万秀中心、玖著书院、华锦天瑞府,(裕华区)绿城锦庐、福来喜园、盛邦启元、福地裕锦园、中交和园、国仕山,等等。那么,您心目中哪些项目属于好房子呢?

2025年3月28日 21:24